11月25日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红生教授做客yl12311线路检测学术论坛,通过腾讯会议为yl12311线路检测师生带来了题为“海洋牧场构建原理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杨红生教授从海洋牧场构建的研究视角,与100多名与会师生进行了交流。yl12311线路检测副院长杨林教授主持会议。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水域资源的保护和养护,沿海国家大多采用建设海洋牧场等方式来保护生态环境和增殖渔业资源。杨红生教授从“为什么要建设海洋牧场?”、“海洋牧场建设进展如何?”、“如何建现代化牧场?”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海洋牧场构建的最新工作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报告前期,杨红生教授介绍了海洋牧场、海水养殖等相关概念和海洋牧场的发展理由,剖析了国内国外海洋牧场的建设情况,并指出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随后,杨红生教授通过对比海洋生态牧场的今昔发展理念,提出了我国要立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要求,创新支撑海洋生态牧场建设的发展建议,并进一步分析了海洋牧场建设面临的挑战以及亟待解决的技术与理论难题。报告后期,杨红生教授重点讲解了海洋牧场三个发展阶段的建设历程,指出其先后经历了以“农牧化和工程化驱动的人工鱼礁投放、资源增殖放流”为特征的海洋牧场1.0阶段和以“生态化和信息化驱动的规模化建设”为特征的海洋牧场 2.0 阶段,并表示以“数字化和体系化”为特征、兼顾淡水和海洋的全域型水域生态牧场建设的海洋牧场3.0阶段即将到来。最后,杨教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总结,并点明全域型海洋牧场是我国海洋牧场发展的重要创新,是我国渔业发展模式和业态的新赛道。
互动环节,杨红生教授和与会师生就海洋牧场融资、基于海洋牧场特色的浮游生物健康评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本次学术报告对与会师生进行海洋牧场相关研究、探寻新的前沿交叉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图 林沐阳
主讲人简介:
杨红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养殖生态学、海参遗传育种与养殖、海洋牧场建设等研究。发表SCI研究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各1项,制定山东省地方标准5项。曾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兼任《海洋科学》主编、《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副主编等。